分享:

一方“俭”心唤“廉”心

您的位置: 首页> 廉政视窗

一方“俭”心唤“廉”心

时间: 2024-01-17

母亲是一个勤俭持家的人,我记忆中最深刻的事情,是小时候到过年才能穿上一身新衣服,平时都是捡大人的旧衣服改着穿,看到别的小孩子穿新衣服,我总是羡慕不已。

  上小学的时候,母亲就要求我和姐姐帮忙干农活和做家务了,虽然没让我们干重活,但总是要求我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,每年的暑假和寒假都是忙碌的,插秧、拔草、收割水稻、晒稻谷、种油菜……直到去了外地上大学,才基本上告别了农活。

  母亲虽然文化水平有限,但崇尚知识。小时候,母亲对我们说过最多的一句话是:“种田苦、读书甜,只有亲身感受过种田的苦,才能好好上学,努力读书。”在母亲潜移默化的教导下,我和姐姐成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之一。

  母亲有记账的习惯,每晚临睡前,她都会从床头柜的抽屉里取出笔和小本子,在昏暗的灯光下一笔一画、认认真真地记录下当天家庭收支情况。柴米油盐酱醋茶……家庭生活中的吃穿用度都成为记账的内容。年少的我曾经问过母亲为什么要每天记账。她说:“记账能清楚地知道家庭有多少收入,哪些是必须开支的,哪些是可以节省的,只有学会精打细算过日子,懂得有多少能力就花多少钱,生活才能井井有条。一个家庭只有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才会兴旺。”

  时隔多年,偶然间读到曾国藩的家训,“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,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,则旁人韪之,鬼神许之,以为彼自食其力也。”这时,我不禁想起了母亲多年前说过的简朴持家做人的道理。

  后来,我到外省读大学,父母为了多赚点钱,就跟随刚参加工作的姐姐到外市务工,姐姐时常向我抱怨,母亲总是舍不得扔掉家里的快递盒和瓶瓶罐罐,给她买的新衣服也不愿意穿,按她说的,只要能吃饱穿暖就行,没必要花那么些钱。

  毕业后我去了西藏工作,离父母更远了,在为数不多的交流中,她总是对我说,“花钱不要大手大脚,不该吃的饭千万不能吃,不该收的礼千万不能收,要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和生活。”那时总是不理解母亲的这种想法,认为母亲过于勤俭,现在有工作了,生活理应过得好一点,没必要过得磕磕巴巴的。

  有了自己的小家,有了一双儿女,开始慢慢懂得了母亲的“俭”心,一家6口人,小到吃喝拉撒,大到房贷、车贷、生病就医……我才真切体会到生活的不易。慢慢地,我也学会了记账,懂得如何去操持、经营自己的家庭。

  随着工作的变动,年迈的父母为了让我能够安心工作,陪我一同来到开远这座城市生活,帮我照顾孩子。母亲依然还像以前那样勤俭节约,身上穿的还是五六年前买的衣服,阳台、厨房的角落里依然堆放着纸板箱和瓶瓶罐罐。她说这些废纸板、空瓶子不能扔,积攒着换零用钱补贴家用,一包盐总是可以买的。现在,连3岁的女儿都会记着把喝完水的空瓶子拿给奶奶攒着。

 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优良的家风能够润物细无声般地灌溉后代健康成长。在我家,家风虽然没有写在纸上、挂在墙上,但它早已镌刻在我的心上,融入我的血脉。母亲的“俭”言“俭”行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,影响着我的后代。以俭养德、以俭助廉,严于律己、慎独慎微已成为我为人处世、生活工作的一贯准则。

  古人有云,“为官从政重在守廉,而守廉首在持俭。”俭亦是廉,母亲的“俭”心何尝不是对我的一方“廉”心,我时常思考,父母给我最珍贵的财富是什么,我想这就是答案。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

开远市纪委市监委 版权所有 主办单位: 开远市纪委市监委

滇ICP备11000427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202000109号